- 地址:
- jn江南体育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 邮箱:
- jn jiangnan sports@mfwshq.com
- 手机:
- 13800000000
- 电话:
- 400-123-4657
科技成果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常面临重重挑战。过去,管道局也曾遭遇科研立项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问题。“2018年前后,社会企业研发的焊机涌入管道局施工一线,让我们意识到必须刀刃向内,以需求为导向,进行改革。”研究院施工装备技术中心副主任李阳坦言。检测公司生产经营部部长武万辉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市场如战场,倒逼我们围绕市场需求加速科技研发,否则就会被淘汰。”
面对困境,管道局科研单位从市场需求出发,坚持科技研发为工程服务的理念,从体制机制、资源资金、管理科研多个方面入手,努力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为打通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管道局设立工程应用性课题和产品类课题,将课题成果推广应用作为验收条件之一,并在集团公司成果转化创效奖的基础上,增设局级成果转化创效奖,有效调动各单位成果转化应用的积极性。
在管道自动焊装备的研发过程中,江南APP免费下载科研人员将实验室搬到了工程建设一线。他们通过施工装备与焊接工艺、施工装备与工程现场的深度融合,反复验证磨合产品,确保产品更加贴合工程一线的实际需求。
从最初的第一代PAW2000、PAW3000的自动焊接装备,到第二代产品CPP900的推出,再到如今的CPP900第三代自动焊装备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是管道局在打通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方面所作努力和成就的见证。
“近年来,管道局科研课题立项更加注重技术成果落地,增加了成果应用承诺书,并引入‘赛马制’‘揭榜挂帅’等市场化竞争机制,激发创新活力。”机械公司油气储运装备与新能源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刘涛介绍,从2022年开始,管道局新增“科研项目模拟收益分红机制”,将科技成果转化后的经济收益与科研团队效益直接挂钩JN江南体育官网。他们申报的《储气库45MPa撬装式高效除油聚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配套快开盲板研制项目》将国内快开盲板的压力等级从15兆帕提高到45兆帕,在2024年度模拟收益分红中得到了兑现。
管道局对科研单位给予政策倾斜,提高科研人员的成就感、获得感。入职检测公司不到三年的廖志芳,因其在48英寸超高清漏磁复合内检测器项目中的贡献,荣获了管道局科研管理先进个人称号,该项目荣获中油工程2024年度科技成果首次应用一等奖。
随着管道建设向高压力、大口径和大输量方向发展,管道站场承压设备更加快速地向大型化、高参数和长周期趋势发展,油气管道承压设备的破坏形式更加复杂,维护和检验难度加大,发生事故的风险性也在不断提高。为应对这些挑战,机械公司与管道设计院携手组建联合攻关团队,历经两年潜心研发,在大口径油气管道承压设备可靠性建造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团队开发出“油气管道设备风险评估”等4项软件,主导编制了2项能源行业标准,总结提炼出大口径油气管道承压设备可靠性建造方法。
目前,该成果已在中俄天然气管道工程、孟加拉单点系泊项目等59个国内外工程落地应用,累计应用设备475 台套,创造经济效益1.43亿元,并5次斩获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奖项。
“我们围绕设备全寿命周期内的低温失效、密封寿命预测等方面展开攻关,取得了多项关键技术创新,解决了多项工程技术难题。江南APP免费下载”刘涛介绍道。
在采访中,研究院技术服务工程师姜艳朋分享了自己在一线技术服务十年间的心态转变:“2015年初次踏上漠大线时,我满心焦虑,设备不成熟,工作困难重重。如今我去一线服务时,心里踏实,对我们的设备充满了信心。”这一转变的背后,是管道局自动焊接装备的跨越式发展,CPP900系列装备突破国产化焊接电源、电弧跟踪技术等难关,彻底实现了核心部件和控制系统国产化替代。
值得一提的是,CPP900系列自动焊装备及焊接工艺凭借其过硬品质,已成功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实现了在国际项目中的首次大规模应用。“从被卡脖子到用自主装备赢得国际订单,我们走过了近十年的磨剑之路。”李阳介绍。
目前,已有14台套CPP900-FM24/28管端坡口整形机、15台套CPP900-PCC24无线遥控复合铜衬垫管道气动内对口器以及105台套CPP900-W1N单焊炬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机在东非原油管道项目中得到应用。这些装备都在各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年来,管道局以“产学研用”一体化技术攻关模式积极构建多层次协同创新的生态,推动从单兵作战向系统化攻坚的转变,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协同创新格局。
一线机组对设备的性能与适用性有着最直观的了解。在中俄东线北段试验段建设中,研究院与CPP412机组深化合作,共同面对X80钢级管道在零下30摄氏度极寒环境下的焊接挑战。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实现了单道焊口效率提升40%,以及焊接一次合格率达98.7%的优异成绩。这种系统化技术攻关模式在管道局虎林-长春天然气管道工程中得到了进一步升级。
由研究院、二公司科研与技能中心以及虎林-长春项目部组成的攻关团队,成功应对了零下35摄氏度极寒、水网沼泽密布等复杂施工环境,通过自主研发的CPP900-TWR全自动氩弧焊机与氩弧自动外根焊工艺,以全自动焊接取代手工焊接,并通过参数的精确调控确保了焊接质量的稳定。这种“施工现场即实验室”的协同创新模式,不断推动国产全自动焊接技术取得新突破。
★ 投运公司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了1名博士生及3名研究生。
★ 机械公司与清华大学、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等开展合作研究,共同解决了过滤分离设备全寿命周期内动态服役条件下的震动及磨损问题等行业难题,形成了储气库高压聚结分离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同时,这种开放创新的生态更延伸到了国际领域。投运公司与国际知名企业沙索集团、贝克休斯等合作,共同开展天然气管道减阻增输等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引进了超临界CO₂缓释剂制备与评价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协同为突破口,精心构建管道局“3+5”传统和战新业务科技创新布局;在传统业务领域,依托油气储运JN江南体育官网、地面建设和技术服务领域,巩固优势、补齐短板,持续巩固行业技术话语权。
针对施工一线的痛点问题,管道局推行“专家驻场”机制,将现场技术难题清单作为科研任务清单,督导跟进科研成果工程应用和技术实现。
在战新产业布局上,瞄准新能源、绿色环保、数智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五大领域,加快培育特色新质生产力,宁夏氢能管道试验平台、陇东CCS项目、西三中零碳站场等标杆工程相继落地。
随着DeepSeek爆火出圈,管道局加速自爬行内检测机器人、管道大数据托管平台等项目的研究进程,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发力。
“我们还将通过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设立专项基金、江南APP免费下载实施‘局直管’模式,集中资源突破关键技术产业化瓶颈,让更多的科技成果落地生‘金’。”管道局科技信息部王福宾介绍。
从技术攻关到产业变现,从传统优势到战新突破,管道局以产业需求为锚点、以机制改革为杠杆、以生态协同为土壤,正走出一条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特色路径。这条路上,既有战略定力的坚守,亦有拥抱变革的锐气,这场以技术革命驱动产业跃迁的实践已然按下快进键。